手机版 欢迎访问中国养老信息服务网(www.qinhuangdao-seo.com)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养老 >

争当宜居幸福示范区丨《人民日报》点赞雨花区养老新模式……

时间:2022-04-16 07:57:04|浏览:

原创 飞梦雨花 飞梦雨花

今日,《人民日报》在《服务周到实惠 养老有滋有味》一文中点赞雨花区养老新模式。在雨花区砂子塘街道,有一家养老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老年餐桌、日间照料、短期和长期托养服务,让辖区老人们真正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花花了解到,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地社区内配小区是原国企长沙内燃机配件总厂的职工家属小区,原单位职工和家属占社区内人口的50%,社区有60岁以上的老人3500人,基础设施老旧,人口老龄化严重,群众在家门口养老的呼声非常高。如何借提质提档的东风打造一个家门口的养老空间?这成为了社区党委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办好这件民生实事,在充分收集居民意见的基础上,街道和社区多次远赴上海、杭州学习考察,最终确立了“政府出资建设、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实施医养融合”的社区养老模式,该设想和方案得到了上级的支持和居民的一致认可。

借力于提质提档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一栋800平方米的四层小楼很快拔地而起,街道和社区通过多方考察和比较,引进了长沙和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场地装修、设施配备和服务供给。2017年5月,“和乐之家”居家养老中心正式挂牌运营。

服务贴心周到,老人养得舒心

在居家养老中心的康复照料区,设有5间照料室,共有15个床位,升降床、呼叫器、输液杆一应俱全,是标准的病房配置。

“这里的服务不比三甲医院差,可比那里住得舒服。”78岁的孤寡老人刘娭毑因为糖尿病三期导致下肢无力,已经是第4次入住了。“干净卫生就不说了,小邹医生每天要来看我好多趟,给我按摩,教我调理,护工也是随叫随到,每天65元包干,退休金完全够用,住一起的还都是几十年的老相识,随时可以聊天,比住在家里还舒服。”

“住了三个月,胖了20多斤,小邹医生开玩笑说就算骨头长好了,也怕撑不住。”一旁因为大腿骨折入住的谢娭毑笑道。“做完手术后,我就直接住进来了,老伴和儿女们都很放心,因为这里的护理很专业,尤其是饭菜,清淡营养,特别可口,非常适合我们老年人。你还别不信,隔壁房间104岁的李冬秀老娭毑新长出来的头发,有的发根还是黑色的。”

老人们说的小邹医生,名叫邹腾,是长沙和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派驻在这里的社工,也是一名执业医师,在这里工作也才半年。

谈及受老人们欢迎的秘诀,邹腾很是谦虚:“做一名称职的医生,做一名孝顺的晚辈,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有口皆碑的服务,让“和乐之家”居家养老中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老人康复调理,这里是个好去处;儿女出差要托老几天,这里是首选;老人有个感冒发烧的小毛病,这里是首站;老人有家政服务需求,这里可以随时送服务上门……至于费用,用居民们的话说——白菜价。

活动项目丰富, 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更让老人舒心的是,养老中心还尽可能满足老人休闲养生方面的需求——图书吧可读书、看报、练毛笔字,棋牌室可打麻将、下象棋,趣乐室可上网、做手工,理疗中心可提供按摩、刮痧、拔罐等理疗服务。由政府补贴的“老年餐桌”早中晚开放,根据老人年龄,每餐只需要4—7元不等。

这里不仅是个医养的好地方,还是个玩乐的好去处,已然成为老人们的“网红打卡地”。

每天早上散完步,到这里打卡成为了83岁的曹嗲嗲的必修课。据曹嗲嗲介绍,老伴前几年就过世了,他以前和儿子住在其他小区,去年听说小区的居家养老中心办得很好,老人也就搬回了小区。

“菜谱每天都搞新花样,肉都炖得烂烂的,就是为我们这些牙口不好的老人准备的,我三餐都在这里吃,顿顿吃得舒坦,一天的饭钱只要13块钱,既方便又划算,还能送餐上门。” 曹嗲嗲说:“这里吃得好,玩得好,当然要每天都来,别人都说我是这里的‘上班族’嘞。”

在“和乐之家”居家养老中心的影响下,2018年,社区居民自发成立了“为老服务队”,有组织地为独居、空巢、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爱心代办、家电修理、卫生打扫、聊天散步等志愿服务。目前,为老服务队人数已近百人,“为老”志愿服务风劲吹“尚善家园”。

金地社区聚焦群众关切,将社区门面改建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为民之心解民生之忧,以务实之举谋民生之福,实行“公建民营+医养融合+志愿服务”有机结合,为老旧小区破解“白发难题”提供了优秀样本。这只是雨花区不断满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丰富服务手段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雨花区通过政府补助运营机构就近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务,探索试点“老年餐桌”,全区已有雨花家园社区、政院社区、韶山路社区、金地社区和红花坡社区等5个社区试点。

据悉,近年来,在省民政厅和市民政局的指导支持下,雨花区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将养老服务业发展列入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修订落实“1+5”系列养老政策文件,探索推行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多元化运营模式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多元化服务模式,打造了全区为老服务信心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式、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全区已建成综合型、医养结合型、护理型、嵌入式小微型等多类型的养老机构16家和文化养老、互助养老、智慧养老等多主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6家;辖区内拥有各类养老服务床位479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8.9张。

来源 |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祎玮 通讯员文涛

原标题:《争当宜居幸福示范区丨《人民日报》点赞雨花区养老新模式……》

XML地图 中国养老信息服务网|养老院|居家养老|旅居养老|智慧养老|养老用品|秦皇岛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