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牵头,人民日报点赞!这种新的养老方式,将让你更受益
时间:2022-05-08 16:55:32|浏览:
次
相信大家对于养老方式有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探索,但是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种连人民日报都专门报道点赞的养老方式,给朋友们提供一个参考。
浙江宁波最近对养老方式进行了尝试,他们将闲置的建筑改造成了养老服务中心,开办老年食堂,让老人就近吃上干净卫生,便宜丰盛的饭菜,而且养老服务中心内功能也相当齐全。
除了食堂之外,还有慢病管理、康乐活动等各项活动,靠着数据信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全面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最大程度的杜绝意外的发生,让老人生活更加安全。
老年食堂最早是从蒋家池头村开办的,专门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
每人每餐只需要4元,90岁以上的老人只需要3元。
食堂负责人杨亚凤介绍,她曾是村妇女主任,现在专门负责食堂工作,现在食堂办得越来越好,就餐人数足足增加了一倍。
谈起办老年食堂的初衷,她说是因为当初村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三百多人,占村子总人口的四成,而且子女们都不在老人身边,所以这些老人的一日三餐并不规范,甚至导致了一些疾病。
至于食堂的经费,目前采取的是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法,确保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营下去。
现在孝膻堂的运作模式已经在奉化农村全面开花了,极大程度的解决了老人们的就餐问题。
前不久,宁海县黄坛镇榧坑村的一幢3层闲置教学楼被改造成了区域性的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经有60多位老人入住了。
黄坛镇的情况有些特殊,村子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孩子读书的地方都在镇子上,所以双峰学校就被闲置了下来。
但是村子里有相当数量的留守老人,镇政府拍板决定将闲置学校改造成了区域性的养老服务中心。
这样不仅可以将闲置资源重复利用,也能有效缓解周边村子的养老问题。
于是政府投资490万进行改建,改造完成这里,这里拥有颐养、活动、旅居三大服务,可以为老人提供食堂、慢病管理、上门探访以及康乐活动等各类服务。
眼下宁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实现了乡镇全覆盖,老年助餐配送也覆盖了2871个村。
除了食堂和养老中心的改造之外,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也正在走进千家万户。
去年12月份,江北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接到一则系统预警信息,是来自慈城镇勤丰村凌巧生老人的“照护宝”,因为长时间未发现老人活动信息,照护宝自动报警。
随后平台工作人员就联系了老人,但幸好只是虚惊一场,是因为红外线的电源插头脱落,传感器长时间未检测活动信息,自动发送了预警。
照护宝就是一款联网的紧急呼叫设备,但老人家中出现煤气泄漏、烟雾或者长时间无人活动的情况,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就会收到相应的提示,从而速度响应,解决老人的意外。
国家对于我们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关注,相信我们的养老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作者/来源:小心心聊养老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
文章来源: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3809260550037038&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