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中国养老信息服务网(www.qinhuangdao-seo.com)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以房养老 >

【重磅】人民日报追问: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何需这么难!

时间:2022-04-30 20:13:40|浏览:

原标题:【重磅】人民日报追问: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何需这么难!

前些时候,红安一名90岁的老人,因为要认证养老金领取资格,被迫从武汉赶到红安县保险福利管理局进行社保年审。因为办公楼没有电梯,工作人员又称只能在三楼办公,没办法,家人只好抬着轮椅上的老人从楼梯爬上三楼。

其实,近几年,养老金资格认证难的现象已经不算是新闻,各地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比较普遍。如何简化程序,让老人在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的时候不在那么麻烦,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事情。

证明自己还活着,非要这么累吗

现年76岁的王阿姨退休后住在北京,工资关系却在河北石家庄市,为了领取养老金,需要本人从北京回石家庄办理资格认证。对于已经70多岁的她而言,每次往返都要经历一番折腾。有时候人太多,还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对自己的身体,也是极大的考验。

王阿姨情况还算比较好,家住北京的赵先生的父母都已年过70,也同样面临异地认证问题。赵先生的父母原工资单位在老家黑龙江。按当地要求,70周岁以上离退休人员每年需进行两次资格认证,还必须本人持有效证件去认证,否则将暂停养老金发放。如此一折腾,年迈的父母每次都身心俱疲。

虽然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生存认证仍是必要的,但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却亟待改进。

人民日报的文章中提到,高先生带着年逾85岁、行动不便的母亲去所在社区服务中心,准备办理今年的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却因系统维修失落而归,对于85岁的老人而言,此次折腾,对老人的身体也是一个损耗。

必须保证养老保险基金安全

我们要理解,设置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做这种给政府部门增加工作量,又给群众添麻烦的事情,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养老金的安全。

现实中,冒领养老金现象的确时有发生,今年4月,内蒙古包头的张某,在老伴去世后,没有及时上报,继续为其老伴领取养老金。截止到案发,已经领取的金额达8万余元;在天津市,一位退休人员去世后,其外孙一直冒领养老金超过11年,总金额近20万元......

养老金来源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池,属于公共产品,合理监管是必要的。要想保障养老金的安全,就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度。不过,让老人诟病的,除了繁琐的审核制度,一些基层政府的衙门作风也亟待改进。

少数基层办事机构在对退休老人的生存认证中,高高在上,态度傲慢冷漠,对老人排长队、身体不适等情况视而不见。有地方甚至不考虑老人的实际情况,死板的执行规定,遭到舆论批评。

认证工作应多些关怀和温度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硬件设备的提升,证明一个人活着并不需要当事人到场。现居深圳,但是工资单位在陕西的李大伯,每年可在家拿着印有清晰年月日的当天报纸或者日历牌,拍一张五寸彩色照片,然后邮寄回原单位社保办认证。这种认证方式已经走向便利化。

在武汉市,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资格认证,而且可以通过支付宝进行资格认证。两个多月来,全市138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已有82万人完成年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全市范围内统一登记造册,工作人员也会上门认证年审。

在湖南、福建、广东等省份,人脸识别认证已经普及。市民通过电脑或手机,在任何能网络视频的地方都可以自助认证。

在北京,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社区工作人员就通过入户帮助他们。社区服务人员每次入户,都会先同老人唠嗑闲聊,了解些近况,问问有什么困难。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外在条件已经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便捷已经成为了许多公众的合理诉求。如何在保证现有要求不被改变的前提下,进行制度上的改革来减少公众需要反复多跑的漏洞,真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反思。

共享数据服务平台可以提高效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立雄说,“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涉及离退休人员、企业、当地社保、公安等部门,需要共同配合。”

就此而言,构建各部门共享的数据服务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则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捷径。实现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不仅要打破部门壁垒,也要打破地域限制。到时候,老人进行资格审核,可以不用在跑到原工资单位所在地,在居住地相关部门就可以办理,岂不是大大提高效率,少了很多麻烦?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表示,破解退休老人“自证生死”的困境,要进一步打破部门之间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在充分做到信息公示公开的基础上,强化社会监督和惩罚力度,提高冒领违法成本。

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再也不用为证明自己还活着而跑断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XML地图 中国养老信息服务网|养老院|居家养老|旅居养老|智慧养老|养老用品|秦皇岛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