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宁海创新养老模式!
时间:2022-05-08 16:55:39|浏览:
次
宁海高山上的希望小学
“蜕变”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
《人民日报》聚焦黄坛创新养老模式
▼《 人民日报 》 2021年1月11日 第13版
详细内容
▼
吃饭有食堂、生活有照顾、安全有保障,
浙江宁波——服务越来越好 村里安心养老
(做好民生保障 改善人民生活②)
记者 窦瀚洋为了给农村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浙江宁波进行了探索:开办老年食堂,让老人就近吃上干净卫生、便宜丰盛的饭菜;将闲置的建筑改造成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可享受健康食堂、慢病管理、康乐活动等各类服务;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托数据信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防止意外发生,让老人的生活更安全。
作为国内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5.6%,其中农村人口近60万人。如何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满足农村养老需求?
宁波正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智慧养老等多方面齐抓共管。一起来看,黄坛镇把闲置学校改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学校发挥新功能▼
打造养老中心 提供多元服务前不久,位于黄坛镇榧坑村的一幢3层闲置教学楼经过改造,成了黄坛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时间虽不长,已吸引来60多位老人。
“有床位能入托,这下吃饭、康复都不用愁了。”83岁的村民胡福女告诉记者,她患有高血压,儿女又不在身边,“听说村里建起养老服务中心,孩子便给我报了名。”
其实,胡福女的问题也是黄坛镇面临的养老难题。黄坛镇副镇长沈太炉告诉记者,榧坑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学生都到镇上去读书,榧坑村的双峰学校被闲置下来。村里有不少留守老人,镇政府合计,能否把闲置学校改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榧坑村是黄坛镇双峰片区最大的行政村,若把养老中心建在这里,可以辐射周边11个村的近2000位老人。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能缓解养老难题。由政府投资490万元进行改建,去年11月,该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落成。中心聚焦颐养、活动、旅居三大服务,可为老年人提供健康食堂、慢病管理、康乐活动、上门探访等各类服务。
眼下,宁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老年助餐配送服务覆盖2871个村(社区)。与此同时,乡镇敬老院也在有序改造升级,计划建成12个乡镇的养老综合体。
□ 供稿:黄坛镇 葛主铨
原标题:《《人民日报》聚焦宁海创新养老模式!》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747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