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运河沿岸名区|在拱墅的幸福养老生活,让《人民日报》也为之感慨
时间:2022-05-08 17:00:15|浏览:
次
原标题:建运河沿岸名区|在拱墅的幸福养老生活,让《人民日报》也为之感慨
12月30日,《人民日报》12版刊登《三个普通人 新年说心愿》,报道了拱墅和睦养老园内老人的幸福生活。
原文如下
↓↓↓
养老工作者胡月娥
帮年轻人喘上一口气
“一二三四,伸展左臂……”冬至这一天的早8 点,杭州市拱墅区和睦新村小区的养老园里,社区养老工作者胡月娥已经领着10 多位老人做完了一整套健康操。
这座养老园虽小,面积仅有750 平方米,16 张养老床位,但棋牌室、健身房以及专科医生坐诊的健康驿站等设施样样不缺。养老园根据社区老人的实际情况和家属意愿,将失能老人送到这里接受照护服务,一般不超过3 个月,给需要出差的子女一个“喘气”的时间。居民亲切地叫这服务为“喘气服务”。
10 时30 分,胡月娥换上工作服,拿起药品与棉签,来到张奶奶的房间开始给她擦药。之后,陆续有老人离开与进驻这里,胡月娥开始办理各种手续,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样悄悄流走了。
中午,老人都午睡了,胡月娥也在办公室小憩一会儿。手机突然响起。胡月娥点开一个名为“老人帮”的APP。屏幕上跳出家政服务、爱心超市等区块。“和睦社区2幢5楼的王大妈子女在APP上购买了一桶油、一袋米。”胡月娥翻看手机说,一会要把这些物品送到老人家去。
原来,今年养老园专门推出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的APP,子女用APP 帮家中老人买东西正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一袋米10 斤重,老人搬米非常吃力。现在,子女可以通过新技术,远程协助老年人在家的生活。”胡月娥说。
智慧养老不仅体现在手机上。在养老园内,还设置了健康监测平台,对老人们的健康进行实时监测,健康检查数据同步发送给子女,子女也更放心。“每天还会有来自和睦医院的专科医生轮流查房,提供健康诊疗。”胡月娥说,老人近期的身体状况,一刷健康卡就清楚了。
下午,胡月娥翻开笔记本,开始给老人的子女打电话,介绍老人生活的详细情况。“ 您的妈妈在这里一切都好。但昨天有位家属来探望,她似乎有点失落,希望你有空也多来探望……”听到对方应允的话语,胡月娥的眉头也舒展开了些。
“一方面,离家近,环境熟悉,老人就像住在自个儿家里一样;另一方面,养老园是‘喘气服务’,不仅能帮年轻人一把,也意味着更多老人能享受到服务。”胡月娥说。
17 时30 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胡月娥又在整理一份交流资料:“我所在的这个养老园是拱墅区2016 年新增的2 家社区微型养老园之一,也是浙江省首批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于如何办好微型养老园,我们也在探索,明天和民政部门再交流一下。”
和睦养老园
整洁的院落、宽敞的房间、专业的医疗设备,一群老人在院内,或聚在一起聊天,或在悠闲地看报……走进元墅和睦社区微型养老园,一幅生动、温馨的画面就这样映入眼帘。
微型养老园由社区引入专业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进行运营,将日托、全托、喘息服务(提供临时照顾老人的服务,给照料老人的家属一个喘息休息的机会)、基本医疗等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机构+居家+医疗”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白天,老人们在养老园内休闲娱乐。晚上,他们可以住进养老园,申请床位过夜,同时家属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服务时刻了解老人的动态。目前拱墅已有2家微型养老园开张。今后这样的微型养老园将日益增多,成为居家养老的有力补充。
从最初星光老年之家建立到后来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再到如今微型养老园的运行,面对养老新形势、新局面,拱墅区实时了解老人需求,通过社会组织串起养老服务的链条,服务内容涵盖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疗护理、需求评估等各个环节,大大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国家民政部门一位负责人曾说过:“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让老人能快乐地生活,健康地长寿,优雅地老去,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而拱墅探索的养老3.0模式,为老人所做的一切,以及拱墅老人的一切幸福感受,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魏思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sohu.com/a/123120852_349183